新闻报道
媒体报道>
政要活动>
朱氏新闻>
祝贺庆喜>
清代广西著名女诗人朱玉仙
朱玉仙(1796-1861),清代广西著名女诗人。生于博白县松山乡茂山村,26岁时嫁给本县陵城镇拔贡黎玉章为妻。 朱玉仙祖父朱宗腾是乾隆举人,官至安陆府同知;父朱德屿曾任福建平潭同知。从嘉庆末至道光初,她一直随同父亲于任上,在官署闺阁生活中,经常同姐姐和弟弟允惇(后中进士)习文学艺,写诗酬唱。
重庆江津区朱材明:朱椿(蜀王)后裔
根寻亲信息: 本人名叫朱材明(重庆市江津县油溪镇圣中坪人),是上川祖公益庵(茂谦公-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白洋村人)十一代孙,为了续谱在网上收查了很多资料,益庵公(上川前未带有族谱)是明末燮元(名-懋赏)之后(4代孙,原族谱上有记载),据洪武帝所定懋赏应是元璋洪武帝十一子朱椿(蜀王)之后(11代孙),为了追宗问祖弄清蜀王子孙大多在川,懋赏公又何在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白洋村。 若原家谱上记载有燮元(懋赏)公的请互相联系,信息共享。
中华朱氏网副总编辑朱志伟及其书院
在“全球最大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附近,有一家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基地,它以宋明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宗旨创办的一所学堂——“知行学堂”。
中华朱氏网、山东邾国专委会辛丑年赴鲁南苏北走访调研纪实
2021年辛丑年十一,中华朱氏网、山东邾国文化专委会号召各地宗亲利用“十一黄金周”时间,到各地调研朱氏宗亲情况,进行文化普查等工作。 10月3日下午,朱汉明宗亲到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进行调研。与朱琦宗亲、朱广玉宗亲、以及朱强宗亲在“枣庄宴”进行座谈,同时欢迎枣庄籍珠海公安系统的退休宗亲朱今明的到来。住宿市中区。
【朱氏流布】朱立新:沛国郡蒲墟朱氏四子十八孙迁徙考(一)
此文记述了沛国郡后裔在蒲墟的发展情况。沛国蒲墟朱氏远祖为汉槐里令云,其退居咸阳平陵(今陕西省成阳兴平县境),云七世孙汎,进士,西晋永兴初公元304年仕东阳郡太守,后迁临海太守,秩满值永嘉之乱(公元310年左右)举国兵刃,无法北归,“乐乌伤民风淳厚,占籍居焉”在蒲墟隐居。从此蒲墟易名“赤岸”矾为沛国郡乌伤朱氏始迁鼻祖。此文记述了四子十八派迁徙情况。值得一读! 576年后,自东阳郡守汎传承至廿一代公元870年八月初三日,野塘公宏基出世,据蒲墟朱氏大宗谱载:当时沛国义乌蒲墟朱氏家族己成为金华八婺第一望族“聚族五六百家,衣冠犹旧,岁时庆吊往来和气谒然”。体现出沛国朱氏同血统,共家族的优良文化内函与内在文明精神唐末,朱云后裔朱氏四子十八孙迁徙考 ———— 野塘公第三十六世孙、世东公梅溪上朱派 立新 义乌地处金巨盆地东端,境内多丘陵,是浙中的富庶之地。秦统一后,置乌伤县(范围相当于现金华市及仙居、缙云的一小部分)。后更名义乌县。从现有的资料看,浙江境内朱姓迁入时间较早,世系大致连贯的要数义乌蒲墟朱氏。 一、赤岸古镇 义乌往南四十五里,有一古镇叫赤岸。据《义乌县志》载:相传南齐时,蒲墟朱氏另一子孙朱明,时任临海太守,一女许配给王姓人家,完婚之日,轿马相连,披红戴玉,放在岸边的嫁妆极其华丽,不仅岸边红成一片,并映红了溪水,故村边的小溪又名丹溪,后蒲墟亦更名为赤岸。 赤岸古镇群山环抱,山峦起伏,林深树茂。古镇往东十里有一古村落——东朱村,沿村过梅溪之水,毗邻杨梅山,主峰数百丈,北坡自主峰成弧形一泻而下距北麓数丈陡起丘陵成扇形展开,戛然而收,但见,万顷平川,一望无际,蓝天白云,豁然开朗,俯瞰全景宛似翘尾俯首下山猛虎,气势雄伟威武、形象逼真。山虽无嶙峋鬼石亦无峭壁悬崖,却也灵山秀钟十分清雅,溪水涓涓空谷传声,鸟语花香生机盎然,隐隐之中蕴藏着神秘,透着几分仙气。 杨梅山又名野塘山。北麓梅溪之畔野塘山丘陵之巅,有一座古墓,里面长眠着一位历尽劫难、德高望重名闻乡邑的隐士——蒲墟朱氏四子十八孙(十八派)始祖野塘老人朱宏基。墓后长着一株粗大围余高达三丈的硕大古榉树。只见:阔叶松身,气象耸焉,参天覆地,木之英奇者,俨然似横戈,远眺威武肃。墓正中碑文:宋府君野塘老人朱公之墓,左为长孙世东公之墓,右为八世孙六一府君之墓。其时在北宋初大约公元963年,距今1040多年了。 古墓虽历经千秋风霜雨淋,时势动乱,江山易主,竟无沦沉毁损,奇迹般地保全下来,碑文铭刻虽有侵蚀风化却还能依稀可辨。
2019-10-22
【朱氏文存】在《山东朱氏通志》临沂会议暨鲁南苏北宗亲会上的发言提纲
临沂会议发言提纲。论述了朱氏家族研究及其《山东朱氏通志》编纂的重大意义,以及编修《朱氏瑞鹊(鹿)堂及后裔》的主要目的以及具体工作安排。
【族望圣地】朱长胜:金竹朱氏
始迁祖:清渊,唐末自缙云县河阳村(今属新建镇)迁居本邑金竹村(今属雁岭乡)。1996年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九世,排行字为发。本支派排行字:清豫复维兴英尙金百一荣华亿亮洪盛昌番廉敏明文聪慧敦厚和平咸熙雍睦齐圣广渊世美发扬惠祯顺瑞元乐康泰。(朱长胜宗亲推荐)
【朱氏人物】朱耀光:诰授通奉大夫朱宝珊公传
朱宝珊公,讳以鉴,号宝记,清道光四年(1824年)诞生于潮州府城仁贤坊(今太平街道)兴宁巷20号朱厝内;世居广东潮州府城,祖籍广东澄海南洋涂城。廪生,潮州著名绅士,昭武将军(大夫)、诰授从二品通奉大夫;文公朱熹第廿八代嫡孙;历官三十七年,在乡邑仕官十五年、在外邑仕官二十二年;先后任职:潮州府保安局绅董、总理,潮州府缉捕局绅董、协理(约1848年~1862年);从五品衔记名补用知府;福建省汀州府正五品衔署理知府(1863年);福建省巡府从四品衔候补知府(1865年);福建省延平府正四品衔知府(1866年);福建省漳州府正四品衔知府(1867年);福建省巡府正四品衔知府(1869年);台湾省巡府正四品衔盐务使(1870年);江西省府从三品衔补用知府(1873年);江西省南康府从三品衔知府(1875年);江西省九江府正三品衔知府兼摄广饶九南道(1879年);江西省广饶九南道正三品衔道员(1884年),江西省府从二品衔升用道护理(1885年);江西省巡府从二品衔厘务官(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七月二十八日因患急疾卒于江西九江任上,享年六十二岁。
【家谱编纂】 家谱撰修的历史作用
前人不修谱,后人寻根苦;今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修家谱具有明辨世系,尊祖敬宗等作用。
不忘祖恩 传承子孙
我们茂槐堂族人宗亲一定会传承祖训:忠义立世,耕读传家;发扬先祖艰苦创业、奋勇前进的精神,定让我们茂槐堂子孙人才辈出,百业兴旺,生活幸福美满。
2019-10-21